欧亚山芎 揖药材名铱 新疆藳本 揖来源铱 伞形科 (Umbelliferae) 植物欧亚山芎 Conioselinum tataricum Hoffm郾 揖形态特征铱 多年生草本, 高达 2 米, 短根茎排列成环节状, 残留茎基, 向下有多数绳 索状根。 茎多数, 中空, 有棱槽。 叶片宽菱形, 无毛, 下面色淡, 2 回羽状全裂, 裂片卵状 披针形, 锐尖, 再羽状半裂或具齿, 边缘粗糙; 根生叶有长柄, 茎生叶有短柄, 上部叶比 较小, 着生在卵状披针形、 膨大的鞘上。 复伞形花序有 15 ~ 20 伞幅, 近等长, 总苞片 1 ~ 3, 小叶状, 脱落; 小伞形花序有 15 ~ 20 花, 小总苞片多数, 线形, 长于花梗。 萼齿不显 著; 花瓣白色, 倒心脏形, 顶端凹缺, 有内折的小舌片, 背面有疏毛。 果实卵状长圆形, 果棱翅状, 侧棱较宽; 油管在棱槽间 1 ~ 3 条, 合生面上 4 条。 花期 6 ~ 8 月, 果期 7 ~ 9 月。 揖分布与生境铱 生于山地草甸、 山坡草丛和河谷灌丛中, 昭苏县各山区均有分布。 揖药用部位铱 根茎。 揖成分铱 挥发油、 生物碱、 酚类等成分。 揖功能主治铱 辛, 温。 祛风散寒, 止痛。 治风寒头痛, 寒湿腹痛, 偏头疼, 风湿性关节 疼, 泄泻, 疥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