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草 揖药材名铱 甘草 揖来源铱 豆科 (Fabaceae) 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Bge郾 揖形态特征铱 多年生草本, 根与根状茎粗状, 外皮褐色, 里面淡黄色。 具甜味。 茎直 立, 多分枝, 密被鳞片状腺点、 刺毛状腺体及白色或褐色的绒毛。 托叶三角状披针形, 两 面密被白色短柔毛; 叶柄密被褐色腺点和短柔毛; 小叶 5 ~ 17 枚, 卵形、 长卵形或近圆形, 上面暗绿色, 下面绿色, 两面均密被黄褐色腺点及短柔毛, 边缘全缘或微呈波状。 总状花 序腋生, 具多数花, 总花梗短于叶, 密生褐色的鳞片状腺点和短柔毛; 苞片长圆状披针形, 褐色, 膜质; 花萼钟状, 密被黄色腺点及短柔毛, 萼齿 5, 花冠紫色、 白色或黄色, 旗瓣长 圆形, 顶端微凹, 基部具短瓣柄, 翼瓣短于旗瓣, 龙骨瓣短于翼瓣; 子房密被刺毛状腺体。 荚果弯曲呈镰刀状或呈环状, 密集成球, 密生瘤状突起和刺毛状腺体。 种子 3 ~ 11, 暗绿 色, 圆形或肾形。 花期 6 ~ 7 月, 果期 7 ~ 8 月。 揖分布与生境铱 生长在半干旱草原边缘、 丘陵地带, 昭苏县境内均有分布。 揖药用部位铱 根及根茎。 揖成分铱 甘草酸、 甘草苷。 揖功能主治铱 甘, 平。 和中缓急, 润肺, 解毒, 调和诸药。 治脾胃虚弱, 腹痛便溏, 劳 倦发热, 肺痿咳嗽, 咽喉肿痛, 消化性溃疡, 痈疽疮疡, 解药毒及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