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草木樨 揖药材名铱 辟汗草 揖来源铱 豆科 (Fabaceae) 植物白花草木樨 Melilotus albus Desr郾 揖形态特征铱 花序长 4 ~ 6cm; 花梗长 1 ~ 1郾 5mm; 萼长约 2mm, 萼齿三角形, 先端锐 尖, 与萼筒等长; 花长 4 ~ 5mm; 旗瓣较翼瓣稍长, 与龙骨瓣几等长; 子房无柄, 披针形, 含胚珠 3 ~ 4。 荚果卵球形, 长 3 ~ 3郾 5 mm, 宽 2 ~ 2郾 5mm, 灰棕色, 无毛, 先端稍钝, 具尖 喙, 表面脉纹细, 网状, 棕褐色, 老熟后变黑褐色, 含种子 1 ~ 2, 稀 3 粒。 种子灰黄色至 褐色, 平滑或具小疣状突起。 花果期 6 ~ 9 月。 揖分布与生境铱 生于山坡、 草原、 路边, 昭苏县境内均有分布。 揖药用部位铱 全草。 揖成分铱 含挥发油、 香豆精、 脂肪油、 果胶。 揖功能主治铱 辛苦, 凉。 清热, 解毒, 化湿, 杀虫。 治暑热胸闷, 疟疾, 痢疾, 淋病, 皮肤疮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