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马产业通过“十三五”项目科技支持,基本形成了专门化品系繁育、健康养殖、疾病防控、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体育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马产业雏形,惠及新疆七个地州17个县市,农牧民增收、新增就业岗位及马产业综合效益凸显。现就项目实施以来取得成果总结如下:
项目围绕马繁育共性关键技术、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共性关键技术、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示范、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及集成示范和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累计形成关键技术15项;建立技术体系5个;研发新工艺和新产品26个;制定标准20项;挖掘与运动相关功能基因4个;马油提取纯化示范生产线和结合雌激素原料药美国注册优化生产工艺的中试生产线共2条,马细管精液生产线3条;申报专利16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项。建设新疆马繁育技术研究工程中心1个;完成建设马业信息服务(管理)平台5个;获得软件著作权10项,完成构建马产业数据资源库1个,发表论文49篇。
项目实施以来,各课题单位积极对接合作,将形成的马繁育、调教训练、健康养殖、疾病防控、马产品加工、马产业化信息等技术成果在全疆马产业优势区的7个地(州、市)、17个县(市、场)、10家马业企业进行集成推广,建立运动马、产品马示范生产基地15个,累计改良马匹142043匹,调训马匹2021匹,预计实现产值55856.25万元;形成马产品(马油、马脂、孕马尿)品牌3 个,研发系列产品14个,实现结合雌激素药品新增产值48660.68万元。各示范区完成各类培训79期,累计培训技术骨干6140人次,其中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骨干1140人,结合雌激素临床应用培训医生5000人次,培训农牧民696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000余套,带动示范区贫困户“马产业”脱贫533户,解决就业2185人,示范区养马农牧民人均增收2350元。
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提高了马匹资源利用和价值转化效率,提升新疆马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综合效益。同时为“十四五”马产业项目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新疆马产业持续深入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支撑引领现代马产业发展。(自治州马产业服务中心供稿)